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重岳资本合伙人肖鹏:环保企业IPO背后那些事

点击次数:2018-02-19 12:50:24【打印】【关闭】

【中国环保在线 名家论谈】去年以来环保企业主板IPO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收入确认等方面。新年伊始,新一届发审会全面从严审核的态势“变本加厉

【中国环保在线 名家论谈】去年以来环保企业主板IPO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收入确认等方面。新年伊始,新一届发审会全面从严审核的态势“变本加厉”。什么样的环保企业适合IPO?应当如何理解环保企业IPO?重岳资本合伙人肖鹏给出了答案。

重岳资本合伙人肖鹏:环保企业IPO背后那些事

“审核18过3,数家券商过会率为零”。新年伊始,新一届发审会全面从严审核的态势“变本加厉”。截至1月28日,发审委审核的41家公司IPO申请,15家获得通过,23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不包括取消审核的公司)仅为36.6%。

低过会率恐成常态。从去年末以来,数家期待鲤鱼跳龙门的环保企业已经感同身受。而从近期发审委询问的问题来看,持续盈利能力、财务规范、合规风险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审核关注点,这些同时也是几家环保企业折戟的主要痛点。

近期,重岳资本合伙人肖鹏接受我们邀请,表达了他对于环保企业IPO的理解。

什么样的环保企业适合IPO?

肖鹏表示,从业务形态看,我们把环保公司分为三类:产品公司、工程公司和投资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三种业务形态可能会交叉融合,但公司初始业务的起点只有一个,或产品、或工程、或投资,这个基因将决定公司的资本运作选择。


(图表来源:重岳资本)

他说,从上市公司家数和市值看,水环境公司均是环保行业最大的细分领域,以水环境公司为例分析三类业务形态公司的资本运作选择:

产品类公司是上市公司家数最少,市值最小的公司类型,产品类公司在环保产业价值链占比较小,处于被集成的状态,产品类公司上市前一般表现为收入规模较小,应收账款余额大,上市后表现弹性较弱;

工程类公司的上市家数和投资类公司并列第一,市值与投资类公司不相上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工程类上市公司全部为民营,工程类公司向下可以并购整合产品公司,向上与资本结合后可以进入投资业务,因此工程类公司无论在上市前和上市后均表现出较大的弹性,最受资本市场欢迎;

投资类公司是上市公司家数最多,市值最大的公司类型,值得注意的是90%的投资类公司均为国有控股,水务投资市场的地方垄断特点,以及国有资本的融资优势决定了民营初创公司切入投资市场的障碍重重。

因此,肖鹏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产品公司,单纯的产品公司之路会越走越窄,资本市场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如果你是工程公司,充分利用工程业绩的弹性去资本市场融资,无论是私募还是IPO;如果你是投资公司,拥抱国有资本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业务健康发展是第一位的

去年以来环保企业主板IPO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收入确认等方面。但通过梳理发现,发审机构质疑的很多问题,比如招投标程序、会计政策使用、分包合同管理等方面,和环保行业目前面临的商业环境和业务特点相关,有的是行业内通行的默契操作。现在正在排队的环保企业还有不少,在审核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对后来者有什么建议?

对此,肖鹏表示,IPO审核标准对所有行业是一致的,上述招投标程序、会计政策使用、分包合同管理这些问题,医药、建筑工程行业也存在,同样是审核的关注问题。

他指出,IPO规范是有成本,短期看可能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某种意义上制约企业的发展。若把IPO视为高考,这份考卷集合了3000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经验,走过的弯路,跳过的大坑,从长远讲,IPO规范是公司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环保企业应更多选择去适应而不是逃避。

“业务健康发展是第一位的,而且环保公司要比以前更重视规模,先做大再做强,资本市场不相信小而美。”肖鹏说。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浏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