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博会“身影”:那些正在改变的环保企业
点击次数:2019-04-20 18:56:26【打印】【关闭】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董瑞强 4月16日上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馆迎来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的第二日。身背黑色双肩包、个子高大的于进在人群中格外突出,他手持一个黑色笔记本,站在首创集团展台前,一边仔细观看着,一边还在不停地记东西。
这个展台是他所参观的数十个展台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于进是来自北京一家民营环保企业负责技术领域的高管,今年是他第三次来上海参加环博会。他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相比其它展馆、展位,这里的看点和亮点还是比较多的。此次来环博会,既是作为参展商,更是作为一位观察者和学习者。”
2019年4月15-17日,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举办,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47家参展商,展示了“水、固废、大气、土壤、噪声污染”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及产品。中国环博会是亚洲旗舰环保展,仅次于德国慕尼黑IFAT环保展。
E1馆是本届中国环博会最受欢迎和参展企业较多的展馆之一,属于环境商会展团“环境综合服务”展区,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大大小小90家环保企业,他们有的已在行业内深耕数十年,具备绝对专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环保行业的“主力军”和“老大哥”;也有成立不久的年轻环保企业,他们作为新的探索者,已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环保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在行业打拼的这些年,于进感受到了中国环保市场的变化:相比三年前,去年以来的行业寒冬有一定倒逼作用,起码让环保企业变的更加理性了,他们不再为快速实现规模扩张而高歌猛进,更多的是注重核心技术的创新和比拼。“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更愿意为这样的技术领先型公司、环境监测机构买单。”他说。
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还体现在,不论环保公司大小,他们都愿意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其它企业的长处,甚至主动花钱去请专家为企业问诊把脉,找准并解决问题,以利再战。目前,一些较为优质的环保产品和技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同,这也为他们未来抢占环保市场提前铺平了道路。
他们的生意
与首创集团展台前的工作人员换过名片后,于进又走到位于展台中央的环保产业技术分享会现场,和大多数人一样,认真聆听着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除了展出的智慧环保平台、数字沙盘以外,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场场干货满满的技术分享会。
此外,引起于进极大兴趣的还包括展出的“装备微缩模型”——细颗粒物溯源监测车、市政污泥应急处理设备、ALNC全自动低氮炉排炉等,参观者可以近距离体验高端环保装备。
于进介绍,他所在的公司虽然体量不大,但业务面很广,专注于第三方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同时提供专业的治理设备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每年都有不少订单,包括去年也与多地政府和工业企业签订了一些技术合作协议。他说:“公司整个2018年的业绩还算不错,营收在10亿元左右,同比略有增长,净利润也保持了增长。”
他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我们一直是定位在技术和装备上,并持续发力,开展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品牌,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多种合作,这和大的环保上市公司专门搞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很大不同,风险较小,而且在环保市场巨大的商机中,我们的订单和收入都比较稳定。”
于进所在的这家环保公司也是本届环博会上的参展商。他此行也是为了解更多有关其它环保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在寻求更理想的合作方。
与于进目的相同的,还有来自广东一家环保上市公司的市场部经理王辉,期间他和同事几乎走遍了各个展厅,参观了数十家参展企业展台,其中最引起他们关注的是环境监测技术。
在E1馆一个环境监测公司展台前,王辉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国家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而且力度持续升级,大气环境监测及治理市场蕴藏着很大商机,如果能掌握更多市场前沿信息和行情,就可以进一步打开创新发展的思路,利于下一步市场布局。”他认为,未来第三方技术和咨询市场、工业园区市场很可能将被引爆。
首创的布局
而作为本届环博会参展面积较大、展示方式颇为新颖独特的首创集团,其旗下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创股份”,股票代码:600008),2018年业绩增长分外抢眼。
首创股份成立于1999年,是首创集团旗下国有控股环保旗舰企业,2000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专注于供水、污水、固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环保领域的核心主营业务。目前水处理能力已达2629万吨/日;去年固废业务处理规模3.79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量514.23万吨,成为全产业链领跑者。
经济观察报获悉,去年首创股份环保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自来水供销业务分别收入48.42亿元、34.09亿元、19.96亿元、15.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68%、12.76%、26.72%、28.02%。环保水务工程相关建设已成为其最大业务板块。
其财报显示,去年首创股份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4.55亿元,同比增长34.14%;利润总额12.79亿元,同比增长31.5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7.19亿元,同比增长17.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2.95亿元,同比增长32.37%,5年复合增长率76.19%,成为同业类公司全国第一。2018年末,其资产负债率65.53%,同比有所降低。
4月16日,首创集团董事、总经理李松平表示,2018年首创股份营收首破百亿大关,占首创集团合并口径总收入首次超四分之一,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好成绩单,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集团将在资源配置、激励政策上进一步向其倾斜,促进“水务、固废、大气”治理业务协同发展。
首创股份财务总监郝春梅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公司业务结构经过持续优化,环保主业收入占比已达96.9%,各环保细分业务收入和毛利均呈显著增长。公司项目从经营期、运营水量到利润增势,均值得期待。目前固废板块单体较大项目尚未进入运营期,预计未来3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快速释放期。
首创证券指出,去年首创股份融资渠道较为通畅,通过银行借款、中票、超短融、公司债、定增等方式,筹资超两百亿元。今年一季度其发行的5亿超短融和6亿中期票据票面利率分别为3.24%、3.70%,融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这将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首创股份董事、总经理杨斌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在贯彻“生态+”战略进程中,首创已明确三大布局: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圈、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湾区重点区域,深耕水环境市场;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拓展包括PPP模式在内的多元服务模式。同时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创新性增长。
参展商的期待
你可以从环博会的展出板块变化中看到环保行业新的风口:今年环博会展出面积达15万平方米,增长了17%。其中固废处理、环境监测和大气污染治理板块增幅最大,分别同比增长58%、32%和25%。
“今年的环博会比往年更热闹,机会也更多,我们期待寻找到合作方,并通过品牌展示,进一步提高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一位环保上市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如是说。
去年以来,虽多数环保企业遭遇了行业之殇,但也不乏有企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一些展馆,参展商纷纷亮出各自“王牌”,包括工艺、技术、设备和仪器等,参观者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热情。
沈燕是湖州美欣达环保产业研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她今年首次以参展身份出席环博会。沈燕告诉记者,她期待借此机会推广自己的企业,获取更多目标客户。“这次有不少客户前来展台咨询,也包括很多境外客户来洽谈业务。”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参展商数量首次突破2000大关,同比增长16%。有7.3万名专业观众参观,增长近10%。今年中国环博会首次实行现场购票参观制度,观众现场注册需购买30元/人的门票。
一位来自北京的参展商正在向人们介绍他的产品:“我们的环境检测仪器、设备都经过了改革创新,在安全、节能、耐久性能上更佳,更符合市场及用户需求。”他所在的展位面积不大,但背后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仪器。他告诉经济观察报,此次参展希望让更多行业人士了解自己的产品,获取更多合作机会,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
这位参展商是第二次来上海参加环博会,此前还去过广州、成都等地。在他眼中,环保企业仍大有可为,整个市场充满了商机。“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做精,总有大展身手的舞台。”他满怀期待地说。
在未来环境技术展区,一家环境设备制造企业的参展商正在热情洋溢地讲解着他的“新式武器”——管道检测机器人和智能分拣机器人。他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这些智能化产品,充分利用了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实施智能检测、垃圾分类投放及回收,相比传统人工方式,更智能化和便捷化。他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未来环保智能机器人必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将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展合作,充分发挥智能设备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也亮相环博会,比如,一体化智慧泵房、永磁智能供水机组等。参展商的产品和实力虽不尽相同,但都有同样的期待。他们尽力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产品,对于他们而言,这也意味着一种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