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竞争做不强环保产业
点击次数:2018-05-23 10:39:04【打印】【关闭】
不少环保企业正在创新商业模式。比如碧水源收购德青源股份,是出于战略协同的考量,要将丰富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的经验、技术辐射农村市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崔煜晨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任务下,环保企业的责任和压力在增加。”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易斌表示。不久前,产业协会出具的《2017年A股环保上市公司》报告显示,环保企业整体发展情况较好。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企业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有哪些痛点需要解决,对行业发展有哪些期冀?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18)媒体见面会上,与会企业家畅所欲言。
打好仗需要好技术和好模式
企业注重自主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展会将重点推介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作《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时指出,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易斌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蓝天、清水、净土”的愿景,离不开环保企业的力量。那么,企业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提升能力,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分享?
河北先河环保董事长李玉国介绍说,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下,地方政府和环境监管部门迫切需要一个覆盖全辖区的更精细的监测平台,实现科学、精细、高效治霾。对此,公司抓住机遇,注重技术和模式的创新。
“2015年公司率先创建生态环境网格化系统,采用组合应用、加密布点,融入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校准等领先技术,为各地治霾攻坚提供科技支撑。”他说,在创新产品带动下,公司正逐步实现由环境监测设备研发、制造商,转型成为环境管理与区域环境治理的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
在大气监测及污染防治领域,先河以科技为引领,帮助地方政府由粗放、一刀切式治理向科学、精准化治理转变。而在更加细分的冶金行业,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进行烟气治理,并且通过国产化技术完成了对国外技术的替代。
公司总经理熊敬超介绍说,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锅炉低热值燃机造价为进口设备的1/3,工期缩减为其1/2,从去年开始,在国内市场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公司也在冶金、钢铁行业企业内,进行整厂节能减排治污管理工作,实现了企业“环保管家”的商业模式创新。
另一家正在探索模式创新的企业,是已经在水处理行业拥有自主研发膜技术的碧水源,公司日前一跃成为德青源的第二大股东。
为何收购农业企业?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透露,此番投资“不是为了鸡蛋利润而收购”,而是出于战略协同的考量,公司要将丰富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的经验、技术,辐射农村市场,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骨干力量,探索非环境伤害的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
在本届中国国际环保展(CIEPEC2018)上,主要围绕污染防治攻坚、建设生态文明等国家需求,凸显产业使命,向社会展示核心技术和装备,体现的都是环保企业技术和模式创新的成果。同时,展会还将为用户、为政府、为企业搭好交流平台,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推介。
深耕行业更知痛点之痛
市场分散和市场化水平较低,恶性竞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发展
环保产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环保产业景气报告:A股环保上市企业》显示,我国上市环保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的确,除上述分享经验的企业,参与发布会的另外4家企业也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比如,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厂网一体化,投资规划、研发、咨询、设计、建设、装备、运行管理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在污水处理中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削减量多年位列行业第一,再生水的开发利用总量目前是全球第一。
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较早引进炉排炉垃圾焚烧和烟气净化全套技术,并结合国内垃圾低热值、高含水量等特点实现全套装备国产化,目前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建设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4%。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5年来专注煤电站末端治理,按照权威排名,连续12年在业内累计实施工程量排名第一。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较早关注土壤修复细分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无论人才储备、技术装备还是项目业绩都位于前列。
然而,正是因为在行业深耕多年,与会企业深刻感受到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痛点。
三峰环境董事长雷钦平坦言,公司所在的垃圾处理行业正在面临市场分散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产业门槛太低。特别是近两年行业热度上升,原来专业企业只有几家,现在不少投资者看好这一行业,行业企业扩展到百余家。但其中不少投资人并没有推动行业发展,只是为了拿项目并获得收益。
文剑平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我国环保行业市场化水平较低。以水务行业为例,目前的市场较为碎片化,不仅有国企水务集团,地方也有自己的水务公司,真正为民营企业开放的水务市场较小,市场化不够。
“我国要出现千亿市值的环保企业,还应该强化市场化,让优秀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可以成长起来。”高能时代执行董事长凌锦明认为。
除了市场分散和市场化水平较低,恶性竞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企业发展。李玉国介绍说,当前,环保行业确实存在恶意低价、跟风模仿、低端无序的竞争乱象。多年来,先河环保的空气站、网格化产品也屡遭恶性竞争困扰。
对此,公司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通过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服务,获得市场认可。本届环保展中,公司也将展出创新技术、装备,如智慧环境平台、河长制水环境智能管控系统、移动源管控平台、工业园区VOCs监测及治理新模式等。
需要环保巨头支撑可持续发展
出台更多基于科学认知的政策,鼓励前端控制,减少源头排放
深知痛点之痛,环保企业对行业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无论与其他产业相比,还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环保产业都显得较为薄弱。”文剑平认为,环保行业发展一定要跟上经济发展速度,我国需要一群强大的、拥有创新技术的环保巨头公司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也应打造一批与环保巨头相匹配的材料工业企业,形成产业间的相互支撑。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与我国的经济地位不匹配。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我国GDP占全球GDP总量的16%左右,但是环境治理投资占全球的比重低于上述水平。
凌锦明表示,环境治理投资主要看两个数据,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制造业,我国人口最多,制造业方面也号称世界工厂,因此整个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理应比国际平均水平高。他建议,国家继续提高环境治理投资,提供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公平的市场环境。
雷钦平希望国家对环保行业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主要将资金用于培养优秀节能环保企业、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等。同时,他也希望行业加强技术创新驱动,节能环保技术评估和成果转化能够提速。
在国家环境治理政策方面,国电龙源总经理赵喆期待出台更多基于科学认知的政策。目前,电力行业超低排放工作已经做得非常深入,我国燃煤电站的环境标准也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最严格水平,全时段达标压力已经很大。
他建议,下一步应更多地关注如何稳定达标运行,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而不是一味提高标准,盯着与环境空气质量和雾霾治理相关性不高的工作。比如,俗称的“消白烟”,它的成分是水蒸汽,其消除跟污染治理和雾霾治理没有关系。
“消除视觉污染,电厂有实力可以做消白烟,但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应该关注到电站协同消纳城市固体废弃物,绿色低碳发展。末端治理方面,不宜用力过猛。”赵喆说。
熊敬超也认为,政策鼓励前端控制,减少源头排放最为关键,更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
同时,环保企业也希望通过已连续成功举办15届的中国国际环保展这一平台,更好地推介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获得更多认可,携手合作发展,共同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