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股"栉风沐雨"后时代:6家A股高管对话"风控"
点击次数:2019-08-17 09:19:41【打印】【关闭】
“公司现在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产业基础优质,我们的目标就是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要求,结合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态势,做好经营。”中金环境董事长唐鸿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金环境纾困路径与东方园林颇为相似,同样成为国资纾困的最典型案例。
其背景是,环保行业龙头经历巨大挑战,环保股成为A股爆雷风潮中首当其冲的板块。
日前,深交所开展2019年走进上市公司活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同走访了中电环保(300172.SZ)、久吾高科(300631.SZ)、杭州园林(300649.SZ)、众合科技(000925.SZ)、中金环境(300145.SZ)、聚光科技(300203.SZ)6家环保行业上市公司。
融资,仍是每家上市公司都提出的普遍问题。融资之后的产业布局与发展,对于受访高管而言,则更加紧迫。
挑战与机会
刚刚入主中金环境的无锡国资,仍然存在挑战。
与东方园林类似,中金环境在2018年出现股权质押风险后,原实控人亦多方寻求纾困。
2018年11月22日,中金环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沈金浩与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将公司6.65%的股份转让给无锡市政。
根据8月12日最新公告,无锡市政拟协议受让沈金浩持有的已委托无锡市政行使表决权的12.13%股权,持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18.78%,表决权影响力为总股本的28.78%。
“我们不是财务投资,是看重上市公司的项目和产业发展。”唐鸿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按照其说法,无锡市政通过中金环境的泵业、智慧水务、危废处理等多个领域嫁接,一方面把中金环境发展好,另一方面肩负着竞争类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重任,使得竞争类国有企业能借鉴上市公司活力和机制。
至于国资入主后如何稳定上市公司的经营,唐鸿亮介绍称,“一方面是针对公司具有传统优势的泵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大技术制高点的消化和开发,培育中国高端泵业制造的领军企业;另一方面是环保领域,对于原来接手的项目都要继续做好,通过这段时间与各地政府的沟通,相关政府部门也很理解和支持我们继续实施好原来的项目。”
过去一年来,类似中金环境寻求国资驰援的环保行业公司并不少。
譬如海淀国资入主三聚环保(300072.SZ)、碧水源(300070.SZ)引进川投集团、北京中建启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入主环能科技(300425.SZ)等等。
国资入主上市公司后,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仍是重要目标,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机会正在出现。随着行业调整期来临,变动后新的行业格局也正在形成。
“去年银行融资环境确实比较紧张,相比来说今年的市场环境要好一些。”聚光科技总经理孙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越表示,“这几年市场变化太快,环保政策变化也快。这段时间整体上银行融资对民营环保企业都是比较紧的,增加额度比较困难。”
针对流动性问题,聚光科技也在内部进行了调整。比如在事业部及子公司独立考核的基础上,强化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指标的考核,促使各业务单元加大回款收款力度,加强对回款工作的考核、追责和奖励,对账龄较长、风险较大的客户由专人催收。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及应收账款均有明显改善。
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聚光科技的精细化管理也带来了明显效果。
破解融资难题
在走访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融资。
“PPP模式是企业垫资,项目做完后因各种原因迟迟不能结算,所以对方也不付钱,就导致出现资金问题。”中电环保董事长王政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王政福介绍称,“公司去年以来没有遭遇严重的资金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商业模式的不同,没有高融资,也没有质押,就躲过了去年的行业问题。比如公司的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是南京首创的一个模式,优点就包括责任主体不转移、出水品质高、布置灵活、工期短等等,运营费用结算及时,现金流有保证。”
现在总结经验,王政福也十分感慨,“企业经营还是要稳健,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
久吾高科董事长党建兵同样指出,“资金问题是很多公司都有的,虽然我们也想快速发展,但是还是要稳扎稳打。”
另一方面,由于纾困政策持续推进,不少环保企业的融资难题也迎刃而解。
“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后,给公司融资带来了很大帮助。以前上市公司是AA级公司,想取得AA+评级都很难,但实控人变更后信用评级得到AAA级增信,债券融资就顺利多了。”唐鸿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对于之后的公司经营,稳健则是关键词。
杭州园林董事长何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主要还是轻资产运营方式,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利用设计的核心优势取得项目的总承包资格,由工程分包商垫资建设。在遇到需要垫资的情况时,公司一定会开会讨论研究,将风险控制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何韦介绍称,“杭州园林是第一批甲级设计院,设计行业市场增长空间较大但集中度不高。在业务模式上,公司暂未有PPP项目,公司主要是充分发挥设计的竞争力,承接EPC项目。这几年EPC模式增多,这种模式下企业垫资的情况比较少。
“我们的项目垫资也较少,一般控制在资本金30%以内,大头由国资出。公司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执行、技术、运维,现在很多国企要做产业投资。”众和科技财务总监何昊表示。
技术是核心
从行业分布来看,记者走访的6家上市公司,有环境监测、陶瓷膜、智慧城市、风景园林、轨道交通等等业务,涉及的细分领域各不相同。而谈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几家上市公司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技术。
“公司核心应该重视的就是技术,有没有硬科技、有没有好的产品是很关键的。”“智慧交通+节能环保”双主业发展的众合科技总裁赵勤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鸿亮亦表示,“我们现在对每个项目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要培养出技术的创新点,每做一个工程,都要有技术方面的提高,每个项目都要培养技术骨干,能够实现扩展。”
对于久吾高科来说,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久吾高科的主营产品是以陶瓷膜等膜材料为核心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谈及公司的科技属性,党建兵指出,“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公司陶瓷膜制造的技术,已经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同时公司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另一方面,分离膜技术运用也是公司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可以利用膜技术解决多个领域的问题,比如工业生产、环保等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陶瓷膜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特种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国海证券研报认为,除了在巩固传统领域的同时,久吾高科也在研发创新,盐湖提锂、钛白粉和农药清洁生产等项目均在进行,废盐资源化利用技术也取得突破,随着下游领域不断开拓,公司持续研发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本报记者走访过程中注意到,另一家同在南京的环保行业公司中电环保,也将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
中电环保位于国家级环保服务业集聚区内,集聚区是公司汇集政产学研等综合资源,打造的环保产业创新平台,目的是以“产业+平台”双翼模式发展产业,市场需求导向研发,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和产业聚集。
作为一家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中电环保在水务、固废、烟气治理方面均有布局。
“一定要有技术。”王政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其介绍,中电环保在工业水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废危废处理等多方面均涉及自主研发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