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北京:青神养鸡创经济环保多赢模式(图)

点击次数:2019-10-06 09:04:10【打印】【关闭】

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北京青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在董事长石春鸿的带领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顺义区苗圃基地里,摸索出一个新的林下经济养殖模式,让养殖更加生态环保、一举多

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北京青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在董事长石春鸿的带领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顺义区苗圃基地里,摸索出一个新的林下经济养殖模式,让养殖更加生态环保、一举多赢、效益巨大。

  “环保鸡”产出“环保蛋”

  “鸡吃林中草,草肥林中鸡;鸡肥林中土,土壮林中树;鸡是除草鸡,草是鸡口粮;循环利用好,生态又环保!”这个顺口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农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刘志诚参观北京青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林下经济时有感而发创作的。

  9月29日上午,北京的天气格外晴朗,记者在位于顺义区杨镇北京青神园林苗圃基地里,看见木质的鸡舍一字排开,一群群散养柴鸡正啄草吃虫。渴了,就在旁边的水槽中饮水,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到处都能看到散养柴鸡快乐的身影,这种独特的放养方法就是目前发展林下经济养殖的一种独特方式。

  公司董事长石春鸿说,他从2008年开始林下养殖,尝试养殖鸡、鹅、猪、羊,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现在的模式经营,真切地感受到林下经济带来的巨大效益。他告诉记者,一亩地种树,从育苗到长成树要五六年,年收入在每亩2000元左右,养鸡之后农药化肥的钱省了,还有鸡肉、鸡蛋的产出,每亩年产值能达到1万元。种树和养鸡及种草药可产生循环效益,省去树林除草、除虫以及肥料的费用,同时又让鸡成为“环保鸡”,产出“环保蛋”。

  “你们发现没有,这里虽然养了一万多只鸡,但很少发现苍蝇蚊虫,这些蚊蝇虫卵都被鸡给吃了,这都是鸡的功劳。”石春鸿说,搞林下养殖,使人禽隔离,减少禽类疾病的影响。林木也为畜禽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聚集在林下形成林下动物的“天然氧吧”。动物排泄物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等又作为林木的叶肥及光合作用原料促进其生长。除了养殖森林鸡,记者在苗圃基地了解到,工作人员正在试验林下种植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药材。

  石春鸿是个比较“较真儿”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务实,甚至要有科学数据对比才能相信。在没养过鸡的林地和养过鸡的林地,石春鸿专门请市里专业机构进行氮、磷、钾、含水量等成分的测试,发现土壤成分数据大不一样,养鸡的林下土壤肥力大大增加,这更坚定了他投资林下经济的决心。

  无论是平原大造林还是现有林地都将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三分之二都为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北京来说,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农民每亩纯收入最少6000多元

  林下经济养殖到底能节省多少钱?石春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以200亩林下经济养殖为单位,养殖周期为800天,这样一只母鸡一共可以生产100个鸡蛋。根据试验表明,如果利用目前北京平原造林的机遇,进行林下经济养殖的话,除去各种支出和人工费用,每年每亩至少收入6100元,如果按照每个农民看护10亩林地的效益计算,每年的纯收入就达到6万多元,这对于广大护林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富增收的好事。

  可以看出,利用林地养殖可“以短养长”:林业得到经济效益的周期很长,林下养殖柴鸡,林木与鸡互惠互利,相互推动,一年即可得到效益,可补充林业效益回收期长的问题。林下养殖,可使人禽隔离,减少禽类疾病传播,为公共卫生建起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庭院养殖转移到林下后,还减少了畜禽粪便对村庄的污染,畜禽的粪便与畜禽饲养剩余草渣与树叶混合,快速分解,利于树根吸收,变废为宝,有效地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气肥和粪肥。

  林下养鸡为鸡创造了极好的生存空间和物质基础,使其生态系统的种群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但是种群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物种数量增大了。它们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彼此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

  利用林地养殖可节约土地,土地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资源有限,充分利用林下闲置的空间发展养殖业,可解决养殖用地与种植业争地的矛盾,节约了大量土地。从事林下养殖,就是建立林下产业、种植等立体复合型生产经营,禽类养殖进入林下,克服了庭院对养殖规模扩大的限制,可以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是新形势下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林下放养柴鸡以后,鸡粪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放养鸡的土壤,其保肥能力普遍大于未放养鸡的土壤,其中有机质含量最高可以增加4.2倍,钾肥提高1.1倍,磷肥提高2.5倍,氮肥增加4.8倍。其中放养一年鸡的土壤样品在土壤水肥各个方面比较适合植物生长,说明放养一年以后土壤综合特性比较好,放养鸡以后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pH值。

  林下经济亟待规划引导

  林下经济带来了真正的无公害食品、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放养的鸡,一方面直接在林下捕食昆虫的虫卵,利用林地间的青草、清水等资源,另一方面节约养殖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增强鸡的野外自然活动范围能力和扩大鸡的自然活动范围,并提高鸡对常见病害的抗病能力。林下种植的玉米在生长特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且玉米果穗的各项指标都优于普通玉米,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更重要的是,林木为畜禽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聚集在林下形成林下动物的“天然氧吧”。畜禽排泄物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等又作为林木的叶肥及光合作用原料促进其生长,树木健壮,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环境适宜畜禽生长,能增强其肌体免疫力,而树林冬季可为禽类挡风、防寒,夏季为畜禽遮阳、避暑。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最重要的是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要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对于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石春鸿也遇到一些困惑:这种模式如何在京郊农民中推广?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如何引导?显然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

  作为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林下养殖企业,石春鸿是最有发言权的。石春鸿说,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石春鸿盼望北京早点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让森林早下“金蛋”。

  在专门研究林业经济的业内专家刘志诚看来,要想让林下经济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首先要有政府进行扶持和指导,并在政策上进行适当倾斜。刘志诚说:“我一直坚持认为,要想搞好林下经济,必须由一个规模大的企业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单干搞不好,最好搞个‘林下经济农民联合体’或者‘合作社’。农民只管养鸡,由龙头企业去负责市场销售,然后再和农民进行利润分成。”

  刘志诚特别指出,林下养鸡完全是生态鸡,价格自然也比较贵,虽然养殖这一块分散给农民,但也会承担一个食品安全风险,要有一个约束机制防止在进行林下经济养殖时使用农药、添加剂饲料等。“这可以和参加合作社的农民签订责任书,并定期检测,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刘志诚说,林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同样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为突破资金瓶颈的制约,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融资发展。主要是财政奖励一点,向上面争取一点,集合社会资金解决一点,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一点,保险理赔补偿一点。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金奖励支持。  

浏览相关内容: